一、
初次面診
患者實際年齡54歲,3年前絕經,近半年無誘因經常出現陰道少量流血。平素身體健康。43年前行闌尾切除術。對于近半年無誘因經常出現陰道少量流血,患者未行檢查及治療,后就診于我院門診,彩超提示宮體中央宮腔區域呈團塊稍高回聲,回聲不均,范圍約30.2×37×15mm,邊緣及內部可見星點樣血流信號顯示,宮腔線探查不清。自發病以來,無乏力及消瘦,無腹脹,無腹痛,無排便困難,飲食、睡眠良好,體重較前無減輕。為求系統治療而就診于我院,經門診檢查以“宮腔占位”收入院。
二、
治療經過
患者入院以后立即進行了查體,核磁共振(3.0T):盆腔(平掃):宮腔內可見40mm×24mm×27mm不規則形稍長T1稍長T2信號灶,DWI呈高信號,ADC圖呈低信號,病灶向后突破結合帶,侵及子宮肌層,未突破漿膜層,宮頸形態正常。考慮:子宮內膜癌。據患者病史、臨床表現目前診斷為:宮腔占位。不排除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有手術指征,應行手術治療,首選全子宮+雙側附件切除術。為保證手術的效果,需行速凍病理檢查,因取材的局限性,故速凍病理的確診率達不到100%,如術中病理與術后病理不符,以術后病理為準,如術后病理回報為惡性,需二次手術或進一步治療。因此建議進行手術治療,經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后,表示同意進行手術治療。
一切準備就緒以后立即在全麻下行腹腔鏡下行全子宮+雙側附件切除術+盆腔粘連松解術,術中經過順利,麻醉效果滿意,術后行防感染,補液等對癥治療,密觀病情變化,無并發癥發生。術后病理回報:(全子宮+雙附件)1.子宮內膜樣癌,FIGO2級,大小3.0×2.0×0.8cm;2.癌浸潤子宮深肌層(>1/2肌壁全層);3.未見脈管內癌栓及神經侵犯;4.宮頸間質未見癌累及;5.雙側宮旁未見癌累及;6.雙側輸卵管及卵巢未見癌累及,雙側卵巢包含囊腫。
三、
治療效果
該患者在我院診斷出子宮內膜癌,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積極進行手術治療,術中明確診斷,并切除病變子宮及其他存在轉移病灶,術后第七天,查房時,患者術后恢復情況較好,無任何不適癥狀,心肺未查及異常情況,腹平軟,無壓痛,陰道無流血,切口恢復良好,患者以及家屬要求出院回家修養,結合患者身體情況以及檢查結果,主管醫生同意出院。
四、
注意事項
1、注意休息建議患者至少全休3個月,期間應保持良好的心情,消除一切顧慮,并且可進行一些較為舒緩的運動,以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
2、術后3個月內避免提重物,避免受到驚嚇、避免打噴嚏等增加腹壓的活動,同時保持大便通暢,腹部壓力過大會引起手術部位的再次損傷。
3、子宮內膜癌術后3個月內應避免性生活及盆浴。
4、術后一段時間,若發現傷口出現紅腫,有硬結疼痛或發熱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診,并且術后第1、3個月復診。
五、個人感悟
本文中患者手術恢復的還不錯,但伴有糖尿病,飲食上就要注意一些,一般情況來說,術后的病人不需要特別注意飲食,只要合理飲食就可以,鑒于該患者情況就要注意一些,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個體差異重新分配各種營養素。指導患者以糖尿病飲食為主,給予患者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多進優質蛋白,同時用餐時間要規律,做到定時定量,避免辛辣、油膩的食物。指導患者食物多樣化,多食谷類及新鮮蔬菜,多喝水,禁純糖食品。還要合理運動,鼓勵患者餐后30min~1h進行散步及上下樓梯等運動,促進糖的利用。從病因學來講,絕大部分的內膜癌,與雌激素相關,又稱之為激素依賴型的內膜癌,這提示它可能與內在的雌激素過高,或者外源性的雌激素刺激有關。所以對于一些含雌激素過高的食物,可能需要限制食用。但從生活實際來看,正常的食物種類中,并沒有哪種食物本身就含有過高的雌激素,除非人工添加了雌激素。例如大豆異黃酮,但患者無須過度擔心或刻意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