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濕氣重時,可能會有頭暈腦脹、四肢乏力、舌苔厚、大便黏滯等癥狀表現。
濕氣重可由專業人士按摩極泉、陰陵泉、足三里、承山等部位進行調理。
位置人體的除濕穴位一般有極泉穴、陰陵泉穴、足三里和承山穴,其具體位置不同。
極泉穴:
位于腋窩中央的動脈搏動處。
極泉穴位置圖
陰陵泉穴:
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側踝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
陰陵泉穴位置圖
足三里穴:
位于犢鼻下三寸,距脛骨前緣旁開1橫指處。
足三里穴位置圖
承山穴:
位于小腿后面正中,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
承山穴位置圖
功效濕氣重可能會有頭暈腦脹、四肢乏力、舌苔厚、大便黏滯等癥狀表現,專業人士通過對特定穴位進行按摩可以達到較好的祛濕效果,但不建議自行盲目操作。
極泉穴:
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郁火毒素,按摩此穴位可以達到疏通心血管、祛除濕氣的功效;
陰陵泉穴:
是脾經的合穴,水濕集聚之地,點按此穴位可以有效的健脾除濕;
足三里穴:
是胃經的合穴,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效,按摩此穴位可以祛除濕氣;
承山穴:
歸屬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點按此穴可以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有效排出人體濕氣。
[1]楊朝義主編.習“灸”成醫[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28,39.
[2]李志剛主編.經絡穴位速記手冊[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113.
[3]宗紹峰著.經匱要略指針診療法[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6.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