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屬于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類型,主要是由于胎兒時期心臟及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由于右心是靜脈系統,左心是動脈系統,當左右心室之間存在分流時,就會在壓力高的動脈系統向壓力低的靜脈系統出現定向血流,即產生左向右的分流。
妊娠2-8周是胎兒心臟發育最重要的時期,如果在此期間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或者結構發生畸變,都會導致胎兒出現先天性心血管缺陷。此外,子宮內環境變化、孕婦長期接觸電磁輻射、周圍空氣污染等也會導致胎兒心血管異常發育,引起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早期會出現喂養困難、呼吸困難、氣促等,但一般癥狀不明顯。如果出現肺動脈高壓,使右側壓力超過左側時,就有可能由原本的房水平左向右分流變成右向左分流,即艾森曼格綜合征。新生兒多會產生呼吸困難、氣短咳嗽、勞累后心悸、發育不良等癥狀,在疾病后期還會出現心力衰竭。
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天性心臟病,常見于房間隔缺損或室間隔缺損,需要根據具體狀況選擇治療方案。對于3歲以下的患兒,缺損直徑<4mm,一般可以自行愈合。如果5周歲仍然沒有自行愈合,需要及時進行手術修補。對于缺損過大,如直徑超過5mm的患兒,以及出現呼吸困難、嘴唇發紫的成人,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