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類藥物雖然能夠有效調節血脂 , 但因需采用聯合用藥 , 導致其副作用發生率較高 ,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肝毒性、肌毒性、神經毒性,以及心腦血管方面的危害,不僅局限于某三種副作用。為保證用藥安全 , 在他汀類藥物治療中應當密切對患者的臨床表現進行觀察 , 掌握用藥指征 , 從而將副作用發生率降至降低。
1、肌毒性:他汀類藥物引起的最顯著最普遍的副作用是肌毒性。通常包括肌痛、肌炎、橫紋肌溶解。橫紋肌溶解癥是最罕見最嚴重的肌病,這些肌病的發生嚴格依賴于藥物劑量。他汀類藥物誘導的肌病與肌細胞線粒體功能受損有關,也可能與Ca2+通道受損有關;
2、神經毒性: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神經類癥狀:自殺沖動,認知能力障礙,記憶喪失,健忘,多動神經癥以及攻擊行為。在臨床出現上述癥狀時,應停止繼續服用他汀類藥物。這些癥狀是可逆的,若再次使用他汀類藥物就會復發;
3、心腦血管副作用:在他汀類藥物降低膽固醇含量的同時,出血性腦卒中的患病率也隨膽固醇的降低有升高的趨勢。據報道,膽固醇水平和出血性腦卒中具有相反的作用關系,有研究發現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出血性腦卒中會令其發生率略微增加19%;
4、肝毒性:他汀類藥物對肝臟副作用的臨床表現包括無癥狀性轉氨酶升高、膽汁淤積、肝炎甚至急性肝功能衰竭。其中以無癥狀性轉氨酶升高最為常見;
5、腎毒性:他汀類藥物可能通過抑制胞吞作用來阻礙近端腎小管對蛋白的重吸收作用,導致蛋白尿的發生,高劑量服用他汀類藥物會增加急性腎臟的患病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