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指甲旁邊的肉腫了還疼,可能是甲溝炎、嵌甲、外傷、過敏反應(yīng)、膿性指頭炎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yī)并遵醫(yī)囑治療。
1.甲溝炎:修剪指甲過深、過短,損傷指甲周圍皮膚,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乘虛而入,引發(fā)炎癥,甲溝旁組織紅腫、疼痛,嚴重時化膿,行走、觸碰加重疼痛。早期未化膿,用溫水泡腳(手),每次15-20分鐘,外用魚石脂軟膏,促進炎癥吸收;口服阿莫西林膠囊消炎;若化膿,需切開引流,排出膿液,術(shù)后定期換藥,繼續(xù)抗感染。
2.嵌甲:指甲修剪不當,邊緣嵌入甲溝,壓迫軟組織,導(dǎo)致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炎癥反應(yīng),肉腫疼,常反復(fù)發(fā)生,尤其大腳趾多見。修剪指甲時保留適當長度,剪成平口,避免過尖,用棉球墊在嵌入處,抬高指甲,減輕壓迫;外用莫匹羅星軟膏,抗菌;疼痛明顯口服布洛芬膠囊止痛;嚴重者可能需手術(shù)矯正指甲生長方向。
3.外傷:剪指甲不小心剪破皮膚,或碰撞、擠壓到指甲旁組織,傷口感染,出現(xiàn)紅腫疼痛,有滲血、壓痛。先用碘伏消毒,止血包扎,避免沾水,若傷口小,外用創(chuàng)可貼保護;若感染,加用夫西地酸乳膏,抗菌;口服頭孢克肟膠囊,起到消炎和促進愈合的作用。
4.過敏反應(yīng):接觸某些過敏原,如指甲油、洗甲水、新?lián)Q的護手霜等,指甲旁皮膚過敏,紅腫熱痛,可伴瘙癢、皮疹,邊界不清。停用可疑過敏物,口服氯雷他定片,抗過敏;外用氫化可的松乳膏,減輕炎癥;用清水沖洗,去除殘留過敏原。
5.膿性指頭炎:甲溝炎未及時控制,炎癥蔓延至手指末節(jié)掌面皮下,形成膿腫,指頭腫脹、劇痛,伴有發(fā)熱、全身不適。需盡快就醫(yī),切開減壓、引流,靜脈滴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抗感染;抬高患肢,減輕腫脹;疼痛難忍可注射哌替啶等止痛藥,遵醫(yī)囑用藥。
使用上述藥物時要謹遵醫(yī)囑。日常護理中,正確修剪指甲,避免過深、過短;保持手部清潔;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