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不存在艾灸最主要的五個穴位,可以進行艾灸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命門、關元、氣海、中脘等。
1、足三里:位于小腿外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艾灸此穴能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具有防病保健的作用。
2、命門: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命門穴可溫補腎陽,固本培元,有助于增強體質。
3、關元:位于下腹部,臍下三寸處。艾灸關元穴能培元固本、補益下焦,對多種慢性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4、氣海:位于下腹部,臍下一寸五分處。艾灸氣海穴能溫陽益氣、扶正固本,對氣虛體弱者尤為適宜。
5、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四寸處。艾灸中脘穴能溫胃散寒、行氣止痛,對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痛、胃脹等有顯著療效。
艾灸時應選擇合適的穴位和適當的灸法,避免灼傷皮膚。艾灸后應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風。孕婦、哺乳期婦女、嚴重心臟病患者等人群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