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鹿茸發霉后不建議食用。
鹿茸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發霉是因為鹿茸受到了霉菌的污染,霉菌在鹿茸上生長繁殖,會產生一些毒素。這些毒素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如引起中毒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甚至可能會對肝臟、腎臟等器官造成損害。
從保存的角度看,鹿茸應該在干燥、通風良好的環境下保存,以防止發霉。如果發現鹿茸只是表面有少量霉斑,可以嘗試用干凈的濕布輕輕擦拭,去除霉斑后,放在太陽下晾曬或者用烘干設備在低溫下烘干,盡量去除鹿茸中的水分和殘留的霉菌。但是,這種處理后的鹿茸也不能完全保證其安全性,因為霉菌可能已經深入到鹿茸內部,產生的毒素也難以完全清除。如果鹿茸發霉比較嚴重,整個鹿茸都被霉菌覆蓋,則就絕對不能食用,應該直接丟棄,以免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為了確保安全和藥效,在保存鹿茸時要注意正確的方法。如果對鹿茸發霉后的處理不確定,或者食用后出現了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在使用鹿茸等中藥材時,要嚴格遵守醫生的建議,不要使用發霉變質的藥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