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置換后,一般在術后第1天、術后第2天、術后第3-5天、術后第6天、術后第14天等時間可以進行康復鍛煉,但每個時間段進行的康復鍛煉內容有所不同,可以防止關節粘連以及減少肌肉萎縮,幫助髖關節功能盡快恢復。
1、術后第1天:患者若并無其他異常情況時,可以進行患肢肌肉靜力收縮運動,如踝關節的主動背伸、跖曲運動,即勾腳尖、繃腳尖的動作。
2、術后第2天:患者術后第2天可以逐漸活動髖關節,但活動幅度不宜過大,需<60°。
3、術后第3-5天:如X線檢查假體位置無變化,可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增加活動髖關節的次數以及強度,如直腿抬高運動、屈髖屈膝運動(屈髖
4、術后第6天:可以逐漸在他人幫助下進行床上移動鍛煉,以便更好幫助患者適應人工髖關節。
5、術后第14天:可進行行走練習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行走練習應使用助步器,先邁健肢再邁患肢,再移動助步器向前,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轉身時髖關節隨身體轉動,行走時患肢不負重并始終保持外展30°左右。
除上述常見的康復鍛煉外,出院后應繼續進行康復訓練,在術后3周左右時間可以進行空中踩自行車運動、拄雙拐杖行走,3個月后患肢可逐漸負重,由雙拐到單拐杖再到不使用拐杖為止。另外,3個月內需避免側臥,應以平臥或半臥為主,避免向手術側肢體臥位以及坐在床上屈膝,以免造成髖關節脫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