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濕氣過重危害身體健康,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容易困乏、胸悶、咳嗽等癥狀,可以通過針灸穴位刺激機體,通過嘔吐、排汗、排尿、排便等方式,從身體的上、中、下三類地方排出濕氣。
中醫理論中常將人體大致分為上、中、下三部分,針灸排濕氣也是從這三類地方排出。從上排濕氣可從口中通過嘔吐物的方式排出,一些涌吐的方劑也是這種方式來排濕氣。從中排濕氣可通過皮膚肌腠,也就是針灸刺激機體多出汗,從而排濕氣。從下是通過二便,也就是大小便,針灸后有些人會出現一過性的尿頻或便溏,這就是通過大小便從下方排濕氣。
針灸排濕氣常選擇陰陵泉穴、涌泉穴、足三里、大椎穴、豐隆穴等祛除濕氣,通過健脾化濕、祛痰化濕、溫陽散寒等方式來排出體內多余的濕氣,緩解癥狀。需注意的是,以上所有穴位都需由專業醫生來進行針灸治療,不可盲目自行操作。
針灸排濕時還可以配合服用紅豆薏米水,同時注意飲食的調理,避免食用濕氣重的食物,如肥膩、辛辣、生冷的食物,注意加強運動,促進排汗,也有助于濕氣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