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不吃晚飯,對于部分日常攝食較多的人群而言,可能并沒有危害,但對于日常飲食攝入不規范的人群,可能對身體具有一定危害性,容易發生體重下降、低血糖、誘發或加重十二指腸潰瘍等情況,所以建議患者規律飲食,避免出現上述情況。
一、可能沒有危害:部分人群可能在早餐、午餐時就有攝入較多的習慣,基本能滿足日常所需的攝食量,導致在晚飯時并不饑餓,機體擁有足夠的能力進行代謝,能夠滿足日常生理活動,因而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偶爾一周不吃晚飯反而能夠幫助緩解胃腸消化負擔,使其擁有充足的消化時間和空間,同時也能避免熱量過多攝入而導致肥胖情況。
二、可能有危害大:1、 體重下降:連續一周不吃晚飯,常見表現是體重下降,因為機體在晚上也需要吸收營養和補充營養。如果一周不吃晚飯,并且早午飯吃得也不多,夜間機體攝入與消耗成負平衡,若是還進行體育鍛煉活動、熬夜等,容易消耗機體能量和脂肪,從而使體重下降。這種情況對體重本就不達標的人群危害性大,容易導致身體虛弱,對肥胖者的影響可能不是太大;
2、低血糖:大多數人群喜歡在傍晚時分進行適當的鍛煉,如跳操、游泳、球類運動等,如果是夜間不吃晚飯,由于間隔時間太長沒有吃飯,在鍛煉活動時或夜間容易發生低血糖現象,使人出現頭暈、無力、冒虛汗等癥狀,此時危害大?;颊叱霈F低血糖現象,需要及時進食點心、糖果或糖水等,補充能量后即可緩解;
3、引發或加重十二指腸潰瘍:每天不吃晚飯,由于夜間植物神經功能活動活躍,胃酸分泌增加,容易引發或加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疼痛發作,導致夜間出現上腹部燒灼感、饑餓感等癥狀,這種情況下危害大。無論是否患有十二指腸潰瘍,盡量堅持每天晚上適當地進食,控制進食量,避免過飽而引起胃部不適或體重增長等,注意飲食清淡易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