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粘殼但不臭的雞蛋,不建議再食用。蛋殼與殼膜是雞蛋的天然保護屏障,可以防止微生物侵入。另外,雞蛋中含有豐富的溶菌酶,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新鮮的雞蛋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只有在蛋殼與蛋殼膜內部存在少量細菌。但蛋殼以及蛋殼膜較為脆弱、容易損壞,而溶菌酶隨著時間的推移活性也會逐漸下降,所以雞蛋保質期并不長。
雞蛋黃已經出現了粘殼,通常說明雞蛋儲存時間已經比較長,或儲存過程中翻動少使得蛋清稀化,導致蛋黃不可固定于中間位置,因此蛋黃便會附著于蛋殼膜上。雖然沒有臭味,但由于已經存放了比較長的時間,雞蛋性狀已經改變,內部可能存在一定量的細菌,繼續存放不久便會發臭,所以不建議再食用。
除粘殼蛋外,完全呈散黃的雞蛋也不建議再食用,雞蛋保質期通常為30-50天,根據氣溫與濕度變化還會有一定浮動。保存雞蛋時,不宜用清水或濕抹布去除其污垢,遇水后蛋殼膜容易損壞,細菌與微生物便會侵入雞蛋內部,從而導致雞蛋加速變質。如果雞蛋殼上污垢過多,或怕污染周邊物品,存放雞蛋時可以用保鮮膜或保鮮袋封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