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的好處通常是補充能量、提高食欲、提供優質蛋白、預防低血糖、輔助增強體質等,壞處通常是過敏反應、肥胖、血糖升高、消化不良、營養不良等。
一、好處
1、補充能量: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是高能量食物,每100克糯米能提供約348千卡熱量。同時,餡料中的糖分(如豆沙餡)、油脂(如蛋黃肉粽中的蛋黃和油脂)也能進一步增加能量供應。
2、提高食欲:粽子通常軟糯可口,適量的吃能夠刺激味蕾,輔助提高食欲。
3、提供優質蛋白:像肉粽、蛋黃粽等含有蛋白質豐富的餡料。肉粽中的瘦肉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優質蛋白對于身體組織的修復、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以及激素的合成等都有著關鍵作用。
4、預防低血糖:粽子富含碳水化合物,在饑餓狀態下食用粽子,其中的糖類成分可以迅速被人體吸收,提高血糖水平,預防低血糖癥狀的出現。
5、輔助增強體質:粽子中的維生素B參與身體的能量代謝過程,餡料中的各種礦物質如紅棗中的鐵和其他營養物質共同作用,有助于維持身體各器官系統的正常功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適應能力,從而輔助增強體質,減少患病的風險。
二、壞處
1、過敏反應:如果對糯米中的某些蛋白質過敏、對餡料中的花生、蛋類、奶類等過敏的人群,在食用粽子后,免疫系統會將這些外來的過敏原識別為有害物質,并啟動免疫反應。輕者可能出現皮膚瘙癢、皮疹、口唇腫脹等癥狀,嚴重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況。
2、肥胖:粽子熱量較高,并且由于其口感好,容易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過量食用。當攝入的熱量遠遠超過身體消耗的熱量時,多余的熱量就會轉化為脂肪在體內堆積。
3、血糖升高:粽子中的糯米和添加的糖類等碳水化合物在進入人體后會迅速被分解為葡萄糖,使血糖快速上升。
4、消化不良:糯米粘性大,在胃內排空時間長,不易被消化。過多吃粽子容易使胃腸道內容物不能及時被消化與吸收,進而引起消化不良。
5、營養不良:粽子的營養成分比較單一,如果長期吃粽子,有可能會影響其他營養元素的攝入,所以會造成營養不良。
每次吃粽子的量建議控制在1~2個,不宜吃過多,粽子可以與蘋果、香蕉、黃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一起搭配,這樣做能減少胃腸道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