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在中醫看來可能是先天不足、外感病邪導致的,也可能是脾氣虛衰、肝腎陰虛、腎陽虛衰等情況所引起。建議到骨科、中醫科等科室就診,確診后遵循醫生建議使用具有健脾、補益肝腎等作用的藥物,以調理身體。
1、先天不足:如果先天體質不好,腎臟一直較為虛弱,骨骼沒有得到較好的潤養,不能使骨髓充足,就可能發展為骨質疏松。這類人群應當做好后天保養,包括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并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
2、外感病邪:如老年人、嬰幼兒等,由于身體較弱,體內氣血不足,不能潤養身體,還容易受風、寒、濕等病邪侵襲,損耗腎臟,從而影響骨髓、血液等的生化,也會引發骨質疏松。這類人群應當注意保暖,日常可適當打太極、慢跑等。
3、脾氣虛衰:如果患者平常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等,可損傷脾胃,機體脾氣虛衰而不能運化水谷精微,不能滋養骨骼,就可能導致骨質疏松?;颊邞敿皶r調整飲食,并遵循醫生建議使用參苓白術丸、人參健脾丸等藥物,可以健脾、益氣。
4、肝腎陰虛:如果患者平常過度勞累、性生活不節制等,可能損耗肝腎陰液,就不能潤養骨骼,可能會發展為骨質疏松,此時應當注意滋補肝腎,如遵循醫生建議使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藥物進行治療。
5、腎陽虛衰:如果居住環境過于寒涼、久病等,可能損耗腎臟陽氣,不能溫養身體,長此以往可能發展為骨質疏松,治療時以溫補腎臟陽氣為主,可遵醫囑使用仙靈骨葆膠囊、金匱腎氣丸等藥物改善病情。
此外,還可能是存在寒濕痹阻、腎精不足等情況,應由專業醫生進行辨證分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保暖,飲食上可以適當吃山藥、大棗、薏苡仁等,以幫助調理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