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認為,脾臟的特點是“喜燥而惡濕”,所以脾臟有濕邪阻滯時就會影響到脾臟的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的功效,從而出現一系列的不適癥狀,可以表現在飲食方面、體力和精神方面等諸多方面。
1、飲食方面:當脾臟的運化水谷的功能受到影響后,會先出現飲食方面的異常表現,因為水谷不能及時運化,積滯在中焦脾胃,就會出現食欲不振、飲食量減少的癥狀,或者會出現一定偏食的情況,比如喜歡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喜歡吃水果,不喜歡喝水,不喜歡吃寒涼的食物等,如果飲食積滯過多,還會導致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嚴重者甚至是食入即吐;
2、體力和精神方面:因為濕邪阻滯,脾臟不能運化水濕,就會導致水濕泛溢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出現一系列不適癥狀,比如乏力明顯,不喜歡活動,身體困倦、就像被一層濕布包裹一樣,尤其是晨起后這一癥狀比較明顯,明顯的精神不振,疲勞感嚴重,甚至是表情淡漠、對外界事物都不感興趣;
3、其他方面:除上述典型癥狀外,女性脾濕還會有一些其他的癥狀表現,比如盜汗多夢、大便稀溏、腹脹腹瀉、舌苔白膩,嚴重者會出現皮膚的濕疹。
脾濕的患者日常需要注意調理,日常要少吃寒涼食物,少喝冷飲,避免食用肥甘厚味以及過于甜膩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臟負擔,加重脾濕癥狀,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具有健脾燥濕功效的藥物,如參苓白術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