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濕熱一般是濕熱之邪內侵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功能減退,而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口苦口黏、脘腹脹滿、舌質紅、苔黃膩等癥狀,可遵醫囑應用茵陳蒿湯、茵陳五苓散等藥,見效比較快。
脾濕熱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健脾利濕、清熱,患者需要在中醫大夫的辨證指導下,應用茵陳蒿湯、茵陳五苓散等藥物來進行治療。在上述方中主要用到利濕和清熱的藥物,同時配合健脾的藥物,如茵陳、半夏、茯苓、陳皮、黃連、梔子等。茵陳有清熱利濕、退黃的作用,半夏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作用,茯苓有滲水利濕、健脾的作用,陳皮有行氣健脾的作用,黃連、梔子有清熱的作用,幾種藥物共同組合,能夠起到健脾利濕、清熱的作用,對于脾濕熱有較好的調理作用,患者用藥后見效較快。另外,脾濕熱有濕重于熱和熱重于濕,如果是濕重于熱,還可以加些豬苓、澤瀉、白術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是熱重于濕,需要加重清熱藥物的劑量。
脾濕熱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過度吃油膩肥厚的食物,如紅燒肉等,以免消化不良而加重脾濕熱癥狀,同時要保持良好心態,避免憂愁思慮傷脾,還要多運動促進脾胃運化功能。
